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15分钟以上。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
但临床上还有30%的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容易误诊。心梗不典型症状包括牙痛,上肢、左肩疼痛,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冷汗等。以下一些“瞒天过海”的迹象也需要高度警惕。

无痛心梗
不是所有的心肌梗死患者都有胸痛症状,有一种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心梗,医学上称为无痛性心梗。患者在活动过后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闷憋气,休息之后就缓解了,这种短暂的不适可能就是无痛性心梗的症状,它往往被忽视而没有采取治疗措施。
腹痛
上腹痛为主要表现。老年人如果在上腹痛的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发绀(皮肤、手指、嘴唇等处颜色发青)、心律不齐等,需要考虑到急性心梗的可能。
牙痛、下颌痛、颈肩痛
由心脏疾病引起的牙痛,医学上称之为“心源性牙痛”,常表现为牙痛剧烈,但疼痛部位不确切,且服用止痛药不能缓解,颈部放射痛或者胸背部刺痛也常有发生。患者常伴有大汗、面色苍白、濒死感,应警惕急性心梗。
心悸、憋气
无痛性心梗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心梗发生时,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心悸、憋气、低血压、休克等。主要原因为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植物神经功能减退,疼痛敏感性差。
头晕头痛
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患者会伴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或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等类似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这种情况下也不应忽略心梗的可能。

突发心梗怎么办
胸部不舒服症状在1分钟之内自行缓解,可能是最近压力大。如果不舒服的感觉持续在15分钟之内自行缓解,或含硝酸甘油后缓解,可能为心绞痛,也该引起我们警惕了。
如果突发性的心前区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都没有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恶心、濒死感;或疼几分钟缓解后又疼几分钟再缓解,频发心绞痛,就要高度怀疑是心梗了。
大部分人觉得要等到病情特别严重才可以打急救电话。其实症状不严重,不代表病情不紧急,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在急性心梗的死亡病例中,约有50%-70%的人都是因为在到达医院前没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因此,学习这些自救措施很有必要。
第一时间拨打120
①说清楚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发生了什么状况(胸闷、流汗、大小便失禁等),保证说对重要信息。
②说清楚位置
给清详细地址即可,如果对方不清楚,可以告知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如果家中没有别人,记得事先打开门,方便急救人员进入。
切记患者不要独自去医院就诊,去医院路上、挂号检查的过程很可能加剧心梗恶化,如果身边没有人陪伴,一旦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很可能错失最好的抢救时机。
控制情绪
不要过于惊慌,控制情绪,减少活动。情绪激动和活动会造成心脏耗氧量增加,增加风险。
不要盲目服药
硝酸甘油虽然对冠心病有效,但低血压或者是严重心肌梗死时不能盲目使用。需要明确血压不低后,再使用。否则硝酸甘油会进一步加重低血压状态,甚至可能致命。
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但如果不是心梗发作,而是其他疾病引起疼痛,可能会给后续处理带来麻烦。此外,在血压过高时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反而有脑出血的风险。
而且心梗是突发性且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网络流传的扎指放血法、咳嗽、拍胳膊等急救措施,千万不要采用。有条件的话,建议吸氧。
就地平卧
就地平卧(千万不要用枕头,很可能导致气道闭塞,丧失生存的机会)。
主动克制自己的紧张情绪,适当做缓慢的深呼吸(深呼吸速度不要过快,一般 5 秒一次为宜)。
小提示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家中将相关的病历、医保卡和既往的病历资料都放在容易取拿的地方,并告诉家属,万一发病可以迅速取用,还不耽误治疗。

防心梗,控好这项指标
心肌梗死是由于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致,部分心肌会坏死,还有一部分心肌会像“晕过去”一样。
而冠状动脉的阻塞,离不开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日积月累的“破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因此,定期了解自己的血脂指标很重要。建议:
①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
②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
③ 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得了心肌梗死怎么治疗?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PCI为冠脉介入治疗方法的总称,包括经皮冠脉内成形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旋磨术等介入治疗措施。是指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
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治疗方法。
经皮冠脉内成形术
通过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等方法将导管、导丝、球囊沿动脉送至冠状动脉相应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数秒钟~数分钟,消除冠脉狭窄、恢复血流通畅。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冠脉内支架是一种可被球囊扩张开的多孔不锈钢起支撑作用的管状物,它附着在球囊的表面,由输送系统送至血管病变处释放,支撑狭窄部位以恢复血流通畅。
冠状动脉旋磨术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采用一个快速旋转的磨头,装在可弯曲的金属驱动轴的顶端,用以将动脉管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岩碎,使管壁“光滑”。
冠脉内血栓抽吸术
利用负压抽吸使血栓通过导管抽吸到血管外;通过在目标血管远端放置一个球囊或伞状物,以防止介入过程中小的血栓或斑块脱落至血管远端导致栓塞。
什么情况下应考虑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1、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后,病情仍然不能稳定
2、虽然心绞痛症状较轻,但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明确,狭窄病变显著
3、介入治疗或心脏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冠状动脉管腔再狭窄
4、急性心肌梗死12小时以内等。这些情况是可以进行介入治疗的。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优点
1.损伤小,出血少,血肿、动静脉瘘、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2.有些病人因股动脉、髂动脉、腹主动脉迂曲、狭窄、动脉夹层等不能经股动脉途径而必须改由经桡动脉途径。
3.术后即可拔除动脉鞘管,可以方便下床活动,压迫和包扎伤口容易,避免或减少术后卧床、拔除鞘管导致的血管反应等并发症。
4.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患者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