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的病因有哪些?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心动过缓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引起心动过缓的较好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下面黑龙江心脑血管医院专家从内在原因及外在原因两方面对心动过缓的病因进行分析总结。
心动过缓的病因有哪些?
(1)特发性退行性变(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老化引起的心动过缓。
(2)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就属于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
(3)浸润性疾病:结节病、淀粉样变性、血色沉着病。
(4)胶原血管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
(5)先天性疾病:窦房结和房室结病变。
(6)感染性疾病:心肌炎心内膜炎、白喉、革兰氏阴性脓毒症、伤寒症、莱姆病等。
(7)少见的遗传病:与心肌病有关(核纤层蛋白病、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结蛋白病、线粒体病、)或无关(原发性传导缺陷)。
(8)外科创伤:瓣膜置换(包括经皮主动脉置换)、心脏移植
(9)有意或无意行导管消融治疗导致的房室传导阻滞。

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药物治疗: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药物以提高心率。或者由颅内压增高、药物、胆管阻塞、伤害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应首先治疗病因,结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
心脏起搏器-心脏动力之源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手术原理:通常选用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送入临时起搏电极导线使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来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对心脏跳动速度有效的控制。
适应症:严重的心跳过慢、心脏收缩无力、心脏骤停。
心脏起搏器的优势
疗效快:植入暂时型起搏器后,心脏异常即可恢复正常,定位准确,疗效快。
创口小:采取经皮下血管置入、与传统开刀手术相比、无疤痕、不影响美观。
疼痛轻:采取静脉麻醉水面下完成手术,导管经血管内直达患处,无须开刀。
出血少:术中几乎不出血,不会造成身体组织伤口创伤危害,减少身体损伤。
安全性高:植入式治疗,不涉及开刀等风险,技术原理娴熟简单、适应性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