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是怎么引起的
时间:2019-09-25 15:38 字体:

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损害,发生率约为5%,占颅内血肿的40%左右。当颅脑损伤导致脑皮质动静脉破裂或桥静脉破裂出血,使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脑皮质之间或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即形成了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出血来源不同分为:复合型硬膜下血肿与单纯型硬膜下血肿。

根据出现症状的时间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

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系因脑挫裂伤、脑皮质动静脉破裂出血,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脑皮质之间,有时可与脑内血肿相融合。病情发展快,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

单纯型硬膜下血肿:系桥静脉或皮质小静脉断裂,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出血较缓,病程发展常呈慢性。

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以内,CT成像示新月形高密度区。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至3周内,CT成像示新月形高密度区。

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周以上,CT成像示新月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区。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额颞部,一般为加速性暴力引起皮质与静脉窦之间的桥静脉撕断或是脑挫裂伤皮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多发生在着力点的对冲部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出血来源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好发于老年人,大多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有的病人伴有脑萎缩、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病友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医院特开设在线咨询服务,由专家助理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知识,根据病情情况提供较专业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为您的隐私保密。如果您打字不方便也可以拨打24小时热线电话:0451-‭58933873‬